|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2:30-12:40 |
致辞 |
||
| 12:40-12:55 |
解读肿瘤免疫—胸腺法新免疫调节机制探索 |
王立新 | 东南大学 |
| 12:55-13:10 |
肿瘤免疫调节治疗在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探索 |
刘 慧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 13:10-13:25 |
从胃肠肿瘤微环境看免疫调节治疗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
李永恒 | 北京肿瘤医院 |
| 13:25-13:30 |
总结 |
||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4:05-14:25 |
脑胶质瘤中国专家放疗共识(第二版) |
冯 梅 |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
| 14:25-14:45 |
高级别胶质瘤放疗及综合治疗进展 |
汪 洋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14:45-15:05 |
低级别胶质瘤放疗进展 |
申良方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4:55-15:10 |
复发胶质瘤治疗实践 |
姜 新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 15:10-15:25 |
脑胶质瘤TTFields治疗进展 |
姜 炜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 15:25-15:40 |
靶免药物联合放疗在中枢神经肿瘤中的应用及研究 |
陈媛媛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5:50-15:58 |
低分割同步放化疗对比常规分割同步放化疗辅助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生活质量分析(ChiCTR2000033669) |
石硙岩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 15:58-16:06 |
236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单中心8年病例回顾 |
刘 超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16:06-16:14 |
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的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单中心单臂II期临床研究 |
马辉辉 | 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徽省传染病医院) |
| 16:14-16:22 |
观察在替莫唑胺化疗基础上放疗同期电场对比放疗序贯电场 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疗效差异的前瞻研究 |
沈国平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6:22-16:30 |
PD-1 阻断治疗联合放化疗治疗术后残留高级别脑胶质瘤的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黄桂英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有限公司 |
| 16:30-16:38 |
鞘内PD1抑制剂及鞘内化疗联合受累区域放射治疗用于实体肿瘤脑膜转移的1/2期临床研究(TPLM, NCT 06462222) |
潘振宇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惠州医院 |
| 16:38-16:46 |
结合分子检测分析替莫唑胺联合或不联合替尼泊苷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
王 茜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6:46-16:56 |
点评 |
||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6:56-17:04 |
胶质母细胞瘤调节性T细胞相关磁共振影像组学模型的预后价值与生物学可解释性探索:一项多中心研究 |
洪金省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7:04-17:12 |
磁共振引导胶质瘤自适应放疗肿瘤动态监测及预后分析 |
丁寿亮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 17:12-17:20 |
Incidence of Secondary Tumors in Long-Term Survivors of Pediatric Brain Tumors: A Single-Center Report |
艾茹玉 |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
| 17:20-17:28 |
脑胶质瘤质子治疗的早期临床结果分析:单中心经验 |
倪伟琼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 17:28-17:36 |
全脑放疗单侧海马保护的技术现状的发展 |
程晓龙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 17:36-17:44 |
阿贝西利、替莫唑胺及放疗联合治疗在DIPG PDOX模型中的协同反应与治疗抵抗的关键细胞亚群状态变化 |
黄子璐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 17:44-17:54 |
点评 |
||